2014思想汇报范文(通用)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要有科学的认识,不能同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发展理论对立起来,也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理论,应该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情和过去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主心骨,正确把握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政治、文化效应,才能够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世界观回应。从哲学意义上考察,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及其态度,而世界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如何看待发展以及采取何种态度是世界观所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因此,发展观是世界观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发展观历来就是世界观。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即提供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造就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多重困境。全球化进程的经济效应,全球财富的增量主要流向发达国家,而且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全球化带来的财富增值效应也是向少数群体并未分享到应有的成果。全球化的政治效应,表现为霸权政治与协商政治、单极政治与多极政治的矛盾加剧。全球化的社会效应,表现为社会生活“同质化”趋势与贫富分化的同时并存。而全球化文化效应,则造成了物质生活的丰裕与人匀精神生活贫乏、物质至上、个人至上、生命意义空虚化之间的鲜明反差。中国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全球化带来的困境与矛盾,如何在此背景下,治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风险社会,这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从20世纪60至70年代开始,人们对“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传统发展理念发生怀疑,新的发展理念提出发展的三重价值标准,这就是维持生存、自我尊严和自由。发展除了提供必须的食物、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外,还须提供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对文化和人的自尊给予更多的关注。  当代中国人的发展观,在逐步探索、发现并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认识联阶段,吸收了发达国家“以人为中心”的可待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理念合理内核,特别是发展的本质就是提高 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趋向的理念。在实践和理论、历史与现实的映照和反思中,开始形成了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都必须领先人民、一切发展成果都必须让人民来共享和分享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科学发展形成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原则,就继承了扬了马克叫“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思想,充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新高度和精神境界。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念结晶,作为世界观意义上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与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明,取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全,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未来的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个人都有完全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这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牟是全社会的每个人的发展,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发展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作为对于马克思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决心高举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旗帜,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懈的核心与实质。实际上,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结晶。胡锦涛强调:“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有立声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主体地位,就是进一步升华共产党人的执政宗旨。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璄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璄的历史过程。  同时,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统筹,善于协调,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是与政绩观、群众观、人才观、荣辱观相结合的世界观体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实实在在地创造业绩。考核干部政绩,要注重考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坚持用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形成促使广大干部肯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导向,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在资源、环境压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剧的情形下,要顺利完成如此艰巨的繁重的全面建设任务,从思想上必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并获取实现这些目标的正确方法,这就需要确立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和荣辱观相统一的世界观的指导地位,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意义的根本所在。    只有科学观才能引导正确政绩观,也只有正确政绩观才能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确立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展开和体现,因而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一打纲领不如一步实际行动”,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才能真正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破解发展难题,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使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真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无相关信息
分页: 1 23